高級搜索
您的位置: 首頁 美麗中國美麗鄉村
云南臨滄安石村:“六園共建”村民倍享生態紅利
| |

“十里山村千古茶,萬頃嘉木吐香葩……這就是山清水秀安石村,這就是中國滇紅第一村,生態優良育好茶,滇紅天寶冠中華……”這是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鳳山鎮安石村群眾,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把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共享生態紅利編成村歌傳唱。


近年來,安石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目標任務,按照“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通過退耕還林、“三化共治”(垃圾分類常態化、廁所改造規范化、污水處理分散化)、“六園共建”(建設綠色茶園、多彩果園、美麗花園、有機菜園、潔凈家園、休閑樂園)等舉措,努力把生態資本變成富民資本,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繪就了“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麗畫卷,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農民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安石村也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省級美麗鄉村、云南省生態環境教育基地等稱號。


“內外兼修”,產業發展與生態治理良性互動


一路沿著鮮花大道進入安石村,走在干凈整潔的村道上,微風徐徐,樹影婆娑,蟲鳴鳥吟,花香、茶香撲鼻,空氣里充斥著大自然的芬芳。


在滇紅活態博物館,墻上掛著安石村今昔對比照片,從之前的禿嶺荒山到如今綠滿山坡的滄桑巨變一目了然。


“很早以前安石村毀林種糧,山上的樹幾乎砍光了,生態破壞相當嚴重,水土流失等后果日益加劇?!卑彩妩h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維菊告訴記者,安石村生態環境欠賬多,既在全村人腦海里留下深刻烙印,也為全村發展敲響了警鐘。


通過轉變觀念,實施退耕還林、“六園共建”等舉措,安石村努力推動產業發展與生態治理的良性互動。過去的荒山坡地,也逐漸被連片的茶園以及樹林覆蓋。


“安石村積極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的機遇,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種好茶樹、核桃樹、林果樹、油茶樹‘四棵樹’,把所有農田、耕地都改植為茶園。目前,全村共有茶園6665畝,人均達2.1畝?!标惥S菊介紹,安石村積極發動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茶園、荒山荒坡上種植桃、李、甜柿、楊梅等經濟林果,在高海拔地帶共種植紅花油茶4300畝,構建了“道路林蔭化、村莊林果化”的良好生態格局。


在實施好退耕還林、生態修復的同時,安石村著力抓實農村環境整治,堅持美化、綠化、硬化、凈化、亮化“五化聯動”,布局、庭院、村莊、環境、產業、活力、和諧“七美”結合,實施“三化同治”,推進畜禽養殖糞污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率先推行沼氣池建設,安石村于2006年被評為全市沼氣化村。


截至目前,全村建成垃圾池20個,生物氧化塘4個,鋪設、改造污水管網42公里,安裝路燈232盞,各類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污水處理率達50%以上。鍥而不舍的彌補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短板,使安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轉型升級,“六園共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鳳山鎮鎮長李虎介紹,近年來,安石村在全力補齊生態短板的同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因村制宜,確立“一村一品、一路一景、一戶一花、一戶十棵經濟林果樹”的“四個一”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通過“六園共建”,打造“春夏有茶采、秋冬有果摘、四季有花賣”的美麗鄉村,走活轉型升級路,拓寬綠色發展空間,示范引領周邊村。


建設綠色茶園。通過聯合周邊四個村,成立滇紅第一村茶葉產業聯盟,總結推廣“12335”茶產業基地管護標準,對高優生態茶園進行管理。抓住鳳慶縣“全國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創建機遇,引導群眾使用有機肥替代化肥;集成使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實現零農藥、零化肥,推動茶葉產業向優質、綠色、有機發展。全村共發展高優生態茶園6664畝,認證有機茶園1618畝,總產值達2799多萬元。


建設多彩果園。推動農村產業綠色轉型,發動農戶在房前屋后、坑塘四旁、茶園地埂培育種植核桃樹,并在規劃地塊集中連片栽種千畝果園。在補充村莊綠化空白,扮靚村莊底色的同時,創造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新局面。


建設美麗花園。成立茶花專業合作社,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茶花產業。目前,已建成茶花基地130畝,發展茶花品種300多個3.2萬株,提供就業崗位50多個,帶動600戶農戶種植茶花。


建設有機菜園。結合污水治理、廁所改造等政策部署推進,引導農戶將經過三級處理的糞液、沼液等有機肥料用于房前屋后菜園澆灌,打造綠色有機“菜園子”,使傳統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更有效治理。


陳維菊說,“六園共建”取得實實在在的明顯成效,為安石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經濟基礎。就連村里的一個五保戶都被帶動起來了,房前屋后栽了多種經濟林果,又美又能增加收入。


“以前種糧食只能保證溫飽,現在房前屋后種茶、茶花、李子、無花果、核桃等經濟林果,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大家也更主動地保護生態環境?!贝迕窳_正說起良好生態環境帶來的生態紅利時滿臉掛著幸福的笑容。


茶旅文康融合,讓美和富不斷延續


“萎凋、揉捻、發酵、干燥……”安石村制茶體驗館墻上,掛著如何制茶的工藝流程圖,能讓游客了解制茶工藝流程。陳維菊告訴記者,“來安石村旅游的游客除了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還可以自己做茶餅、體驗農家樂等?!?




據介紹,安石村把良好的生態作為發展的基本依托和最大優勢,加強綠水青山的資源轉化,推動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充分發揮作為滇紅茶發源地擁有茶葉資源的優勢,打造以“茶為基礎、旅為融合、文為靈魂、康為延伸”的茶旅文康融合的滇紅茶產業,堅定不移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努力使“綠水青山”顏值更高、“金山銀山”成色更足,實現“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動”一體化發展,著力將安石村打造為以“滇紅茶”為核心的鄉村振興綠色文旅小鎮。


2019年以來,安石村累計承接各類旅游團隊137個,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通過茶葉銷售、茶餅制作、游樂園分紅、旅行社接待、旅游觀光車、超市創收等共實現利潤52.6萬元,帶動全村增收800多萬元。2021年,茶葉和核桃實現雙豐收,共收入4000多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100元。


陳維菊信心滿滿地表示,下一步,安石村將繼續堅定不移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生態環境,讓美和富不斷延續,在現有生態產業基礎上,推動生態產業標準化、規?;?、公司化、品牌化發展,持續推動安石的資源稟賦、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讓村民在美好環境里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環保網  京ICP備12004549號-1 京ICP證07072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148號

女人爽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性群交换欧美,97超碰AV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