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搜索
您的位置: 首頁 美麗中國美麗鄉村
桃花源里見小康 富民果中品生態
| |

近年來,北京市平谷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立區、綠色發展。去年,平谷區被生態環境部正式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平谷區在積極推進“兩山”基地創建過程中,做到了頂層謀劃,精雕細琢,先后編制了《平谷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3年)》和《平谷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21年建設實施計劃》,并積極動員全民踐行“兩山”發展理念,用實際行動探索出“生態橋”“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等一系列符合平谷特色的“兩山”理念轉化路徑,真正做到了文明始于心,創建踐于行。


創新“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堅持問需于民


海子水庫總庫容1.2億立方米,是北京市4座大型水庫之一。此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粗放式發展,對海子水庫區域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并衍生出基層治理、環境保護、庫區整治、安全維穩等突出問題。


如今的海子水庫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魚翔淺底,波光粼粼,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水體。海子水庫由經濟粗放型發展到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轉變得益于“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創新機制。


這是一枚誕生于平谷區委、區政府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力治亂象、堅決為群眾辦實事初衷下的“金哨子”,它加大了庫區的綜合治理力度,逐步促進了庫區周邊生產生活與環境保護和諧發展。


手握這枚“金哨子”,金海湖鎮堅持黨建引領,在基層生態治理的深耕細作中不僅吹出了“提高政府服務能力”的管理哨聲,還借力“兩山”基地創建的綠色東風吹出了“加快小鎮建設、促進農民增收”的發展哨曲。僅2021年,在“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創新機制運行保障下,金海湖鎮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依托,規范經營排污標準,高標準準入86家民宿,切切實實地幫助群眾實現提級增收。


如今,金海湖鎮周邊28個村3.3萬名群眾都受益于這枚為民“哨”,在哨聲中見證著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未來,平谷區將同力協契,在更響亮更堅定更清脆的哨聲下,不斷規范管理模式,改善經營環境,提高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生態橋貫通“種—養—沼—肥”生態循環之路,富了百姓美了環境


“生態橋”工程是平谷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探索進展成效的鮮活實證,是“兩山”基地創建深入推進辦好實事、服務群眾的典型案例。變農業廢棄物為生態有機肥,“生態橋”工程在“資源—農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生態產業循環模式中起到了重要的貫通作用。


“生態橋”治理工程“萌生”于平谷區委、區政府解決農業廢棄物這一基層治理和農村環境整治“痛點”的決心中,“茁壯”于平谷區開啟“兩山”創建工作后生態環境部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中,“綻放”于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民經濟增收的雙贏場面中。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堅定信念和篤定踐行之中,曾經的“農業枯枝”,變成了改善人居環境的動力桿,變成了描繪美麗鄉村的彩色筆,更變成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指揮棒,這“廢”與“美”之間的轉變,是“兩山”轉化的鮮活體現,也洋溢著平谷區委、區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在“生態橋”示范園不遠處,劉家店鎮寅洞村正在嘗試構建村級生態文明積分管理體系。這是一種通過建立數據庫來量化農戶行為的管理體系,寅洞村通過對環保、公益等5類8項正向生態文明行為記錄加分,并公示積分前30名農戶,以此來鼓勵先進形成示范效應。在寅洞村,村民拿著生態文明積分可以置換“生態橋”工程的生態肥,也可以置換相應的生活百貨,極大程度地調動了村民參與村莊自治、自覺改善人居環境的積極性,對基層生態環境治理的痛點問題貢獻了平谷智慧。


天藍水碧美景下,百姓綻放增收笑顏


平谷區作為生態涵養區,享有天然的資源稟賦優勢,如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平谷區堅持在“質”字上集中發力,在“量”字上保持定力,在“綠”字上持續用力,實現了自然生態環境的全面改善。2021年,PM2.5平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Ⅲ類水體,重要考核斷面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黑鸛、金雕等野生保護動物陸續重現,“林水相依、水城融合”生態場景初步呈現。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平谷區全面推進生態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逐步構建了天藍地綠水清生態格局,實現了“桃花源里見小康,富民果中品生態”。亮相國慶70周年慶典的平谷大桃,直接帶動7萬農民就業增收。坐擁22萬畝堪稱世界集中連片種植面積最大桃園的平谷,利用好生態,打造出了“北寨紅杏、佛見喜梨”等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了以大桃為龍頭的果品產業格局。


2022年,平谷區將牢記生態立區使命,以“兩山”基地創建為起點,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接下來的生態創建工作中,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務實要合力,爭取探索出一條能復制、可粘貼、全覆蓋的民富景美平谷方案。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環保網  京ICP備12004549號-1 京ICP證07072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148號

女人爽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性群交换欧美,97超碰AV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