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搜索
您的位置: 首頁 美麗中國美麗河湖
重慶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 |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肩負著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以及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的重要責任。


心懷“國之大者”,繪就重慶美麗底色。在全國率先發布“三線一單”成果、首創“提高森林覆蓋率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攜手四川在全國最先建立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制度……2017年7月以來,重慶累計形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文件200余件,構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維護生態安全的體制機制日益完善。


截至今年11月29日,重慶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3天,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6項污染物濃度均達標;1月-10月,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保持Ⅱ類,74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8.6%,滿足國家年度考核要求。


完善機制,4年來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503件


2020年3月,南川區一家企業因赤泥輸送管道泄漏,17立方米赤泥原漿流入鳳咀江,導致水體污染,魚類死亡1300公斤。


經過磋商,7月14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與涉事企業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數額共計106.95萬元。9月8日,企業向南川鳳咀江放流20.5萬尾魚苗,以此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系統。


在這個案例中,“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埋單”的困局得以破解。


重慶以“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為原則,全面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2018年,出臺了《重慶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建立賠償磋商、資金管理、損害修復等配套制度,嚴格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2017年以來,全市已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503件,賠償量化金額約2.4億元,其中,累計修復土壤約49.7萬立方米、農田約8.6萬平方米、林地約60.5萬平方米,清理固體廢物約1.4萬噸。


2020年10月,隨著江北區最后一艘餐飲船——“鑫緣至尊”餐飲船的拆解完畢,江北區徹底完成了餐飲船舶專項整治。


這一侵占長江岸線的老大難問題的解決,離不開重慶河長制的深化實施。


據介紹,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建立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雙總河長”架構和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設立各級河長1.75萬余名,其中市級河長達21名,實現“一河一長”“一庫一長”全面覆蓋。連續三年簽發市級總河長令,針對“三排”“三亂”“三率”問題,分別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污水亂排、岸線亂占、河道亂建及提升污水收集率、污水處理率、處理達標率專項行動,常態化排查點位16萬余個,整治污水“三排”問題5200多個、河流“三亂”問題2500多個,關停、拆除170余個非法碼頭,取締、拆解餐飲船舶130余艘,長江干流重慶段規模性非法采砂基本絕跡。


此外,重慶還進一步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在全國首創區域橫向生態補償提高森林覆蓋率機制;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責任情況進行審計評價、問責考核,推動落實生態環?!包h政同責、一崗雙責”等。


轉型發展,碳排放權交易累計成交量達2238萬噸


2020年4月24日,重慶市在全國率先發布“三線一單”。同年11月,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發的重慶市“三線一單”智檢服務系統正式上線運行,為技術單位、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市級部門、公眾等提供技術復核、環評審批、項目選址優化及公眾服務。


“三線一單”作為一把綠色標尺,為規劃和建設項目“畫框子”“定規則”,從源頭布局重慶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近日,重慶市首次碳排放權配額有償發放在重慶聯交所集團順利完成,計劃投放的350萬噸政府儲備配額全部成交,成交金額達1.05億元。


據介紹,目前,重慶已有152家工業企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累計成交量達2238萬噸、交易額達3.5億元;全市累計組織1萬余家(次)企業參與排污權有償使用,交易金額達到3.76億元。


企業結余的碳排放額除了進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還能怎么變現?


今年7月,重慶銀行向重慶三五三三印染服裝總廠有限公司提供了45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貸款的質押擔保物是公司擁有的10萬噸碳排放配額。


重慶銀行公司銀行部(綠色金融部)副總經理邱鳴告訴記者,這筆貸款也是重慶銀行發放的第一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幫助企業盤活了碳資產,并將其轉化成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資金。


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重慶市嚴格從源頭布局,不斷倒逼企業通過技改實現低碳轉型,經濟結構也得以持續優化。2017年以來,重慶產業結構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加速轉型,三次產業結構由2017年的6.9∶44.1∶49.0優化為2020年的7.2∶40.0∶52.8。能源產品從以原煤為主的單一格局向原煤、天然氣、水電、風電等多元化格局發展,煤炭消費占比從2017年的47.1%降低至2020年的44.3%,清潔能源比重逐步提高。2017年以來,在全市范圍內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0萬輛,減碳19.1萬噸,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55%。


改善環境,廢棄礦山成市民休閑踏青“打卡”地


周末陽光明媚時,家住九龍坡華巖鎮的張先生通常會帶著孩子們到一個“特殊”的公園游樂玩?!?8號礦山公園”。走進公園,觀賞植物入目皆綠,曲折的花澗漫步道,高低起伏的草坡地形……豐富多彩的景觀,引來游人往返留戀。


然而,幾年前,礦山公園沒有公園,只是有一座座礦坑的廢棄礦山。另一邊,城市建設渣土無處消納,可能會產生新的土地破壞和環境污染。為此,重慶市從2019年起實施關閉礦區有償填埋消納城市建設渣土,以此破解“渣土圍城”、礦山修復資金短缺兩難問題。


“38號礦山公園”應運而生,既修復了礦山,又消納了城市建設渣土,還成為市民郊野休閑踏青的又一“打卡”地,發揮著生態旅游價值。


“38號礦山公園”修復只是重慶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重慶持續深化生態環保督察制度,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的5687件群眾舉報投訴辦結率達到99%以上。


近期,重慶還在全國率先開展30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生態環保督察,壓實了國企“領頭羊”責任;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與垃圾分類水平,打造城鎮良好生活環境,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啟動“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


一項項改革舉措,書寫著一張張生態環境保護答卷。如今,縉云山黛湖的水更清澈,鋪滿松針的步道溫暖游人整個冬季;五里坡這個騰出來的“無人區”,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續寫出生態大文章。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1997-2027 Chinaenvironment.com 版權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環保網  京ICP備12004549號-1 京ICP證07072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148號

女人爽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性群交换欧美,97超碰AV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