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水質連續18年持續改善;馬踏湖流域構建覆蓋城鄉的全域生態水系,獲評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第1名;
濟南、臨沂、德州等地積極構建智慧環保監管體系、多領域立體化綜合防控體系,提高問題整治的科學性、有效性;煙臺海陽依托海陽核電一期工程,打造全國首個核能“零碳”供暖城市,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貢獻可復制、可推廣的核能供暖“山東方案”;
聊城、濱州等地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創新,探索構建服務型治污新模式,實施“藍天環保貸”“環保管家”等創新舉措,為企業履行治污責任提供支持……
7月12日上午,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抓環保 促發展”100例》。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葛為硯對記者說:“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帶領全省上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握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生態優先和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不斷用鮮活而豐富的實踐來證明,抓環保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而且還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遴選推廣先進典型 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當前,山東省正處于深化新舊動能轉換、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建設美麗山東的關鍵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認真總結推廣各地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工商聯組織開展了“抓環保 促發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活動開展以來,各市、各有關部門(單位)積極響應,將此次活動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重要抓手,認真梳理典型經驗,總結提煉成功做法。
記者注意到,《“抓環保 促發展”100例》共分8章,典型案例100個。這些案例各具特色、各有側重,既包括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堅持生態優先走綠色發展之路、發展環保產業培育新動能、提升審批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群眾幸福感等統籌推進生態環保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先進經驗,也包括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持續加強環保治理、深入推進清潔生產、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的先進做法。這些典型案例用事實和數據切實證實了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葛為硯說:“活動按照注重典型性、實效性、可推廣性的原則,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和專家評審,最終遴選出先進典型,以期通過這些案例,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鼓勵先進、營造氛圍,為落實‘走在前、開新局’,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貢獻力量?!?
發展生態環保產業 培育綠色發展動能
生態環保產業是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發展壯大生態環保產業,既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也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堅持市場導向、強化機制保障、推動創新發展,制定印發《關于支持發展環保產業的若干措施》《山東省“十四五”生態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
完善政策措施,助力生態環保產業發展。制定支持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相關試點示范給予財政獎補,目前已發放財政獎補資金1360萬元。出臺全國首個專門針對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省級金融支持政策,建立省級環保金融項目庫,將入庫項目定期推送給金融機構予以融資支持。創新環境治理模式,組織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環境醫院”、EOD模式等試點,不斷提升環境治理市場化、專業化水平。大力推進清潔生產,開展整體清潔生產審核試點,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已連續3年超過1000家,推動企業每年投入60億元以上的資金用于清潔生產改造。
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將污染防治技術集成及裝備等領域重大項目納入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實施重點項目技術突破。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提升生態環保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發布山東省綠色低碳技術成果目錄和生態環保領域技術創新需求目錄,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技術成果供需對接,促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
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山東省堅決淘汰落后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統籌推進“去降補”,堅持壓舊上新、壓小上大、壓低上高、壓散上整的“四壓四上”。實施工業技改提級2022年行動計劃,聚焦“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努力培育形成新的產業增長極。
今年1—5月,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營收5209.77億元,同比增長17.98%。規模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36億元、增加值594.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9%和21.4%。全省累計工業增加值增速4.5%,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